兵团政务网

关于开展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4年10月28日 信息来源:兵团教育局 编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各有关高等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兵团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精神,我局决定开展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和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依托兵团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统筹兵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遴选、培育、建设一批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通过开展基地建设,加强工作支撑,搭建师德师风提升的新平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模式,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建设任务

  (一)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精神,将教育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教师和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促进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

  2.开展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和在职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以《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系列文件等为重点,强化教师的法治和纪律教育,开发师德师风教育资源,推动师德教育的系统化、常态化,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的能力。

  3.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与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联合联动开展师德建设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历史感、时代感。

  4.搭建师德师风研究平台,汇集专业研究力量,开展师德师风基本理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等提供政策咨询与指导。

  5.承担兵团教育局委托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质量监测、师德督导评估等任务。

  (二)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主要承担以下任务:

  1.承接师德培养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师范生到师德涵养基地体验和实践,教育引导师范生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增强师范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深刻认识,厚植师范生教育情怀、仁爱情怀,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教育实习、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承接师德培训任务。通过组织开展在职教师到师德涵养基地学习和考察,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涵养家国情怀、厚植人文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激励引领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3.聚焦涵养精心设计教育培训体系,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师德涵养教育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红色革命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入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挖掘、宣传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4.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联合联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探索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搭建师德涵养的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师德建设新的模式、新的路径,打造有特色、有示范性、有引领性的师德教育新平台。

  三、建设条件

  (一)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

  申报对象为兵团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对基地建设工作认识到位、规划清晰、保障有力。

  2.能够建立相对稳定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研究人员队伍(不少于1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二分之一,具备一定水平的师德师风研究成果。

  3.具有组织教师参加集中培训的硬件条件和服务保障条件,以及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实践的资源,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资源建设能力。

  (二)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

  申报对象为兵团各类教育基地,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廉政和法治教育基地等。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的单位法人资质,基础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教育实践资源丰富,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保障措施。

  2.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的批准或挂牌,取得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资格。

  3.拥有根据教师群体特点开发相关课程资源的能力,能够为教师、师范生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专门的讲解、培训与指导等服务。

  四、建设数量和管理方式

  (一)建设数量

  2025首批拟立项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2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34个。

  (二)管理方式

  1.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采取先立项建设,后评价认定的方式推进。基地建设周期为2年,建设期满后兵团教育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视结果予以认定。

  2.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采取向社会征集、考察认定的方式推进。兵团教育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并征询宣传、文体广旅等部门意见,研究拟定名单、组织考察后予以认定。

  3.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均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基地工作成效进行复查验收。

  五、政策保障

  兵团教育将组织专家对基地建设进行跟踪指导,在教师培训项目、师范生实习、课题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支持各师市统筹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基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模式,为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六、申报材料要求

  请具备申报条件且有意向的单位填写《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申报表》《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申报表》(见附件,要求加盖公章,一式3份,同时提交电子稿),于1222日前报至兵团教育局教师工作处

  联系人及电话郭淑娴  09912896283

  电子邮箱:bt2896283@163.com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196号兵团教育局教师工作处

 

  附件:1.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申报表

     2.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申报表

  

 

           兵团教育局

                   20241028

  

附件1:兵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申报表.docx

附件2:兵团师德师风涵养基地申报表.docx